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保护好生物多样性,是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10月15日,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成绩和经验。
近年来,我市先后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全市域实现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满堂红”。
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刘荣禄介绍,截至2020年底,全市森林覆盖面积12.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7.74%;湿地面积10.3万公顷,占市域面积的17.8%,湿地植物有160余种,隶属55科,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湿地植物13种、中国特有种6种。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野生动物225种,其中兽类13种,鸟类125种,两栖类9种,爬行类15种,包括麋鹿、白鹳、鸳鸯、隼、鸮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就是留下足够的生态空间。“目前,我市已在泰兴市、海陵区、姜堰区、高港区、医药高新区先后建成6个生态安全缓冲区,在全省生态安全缓冲区示范项目建设中走在前列。”市生态环境局自然处处长何艳说。
生态安全缓冲区是指生态空间中具有消纳、降解和净化环境污染,抵御、缓解和降低生态影响的过渡地带,对于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稳定生态等具有重要意义。我市的生态安全缓冲区主要有生态净化与生态涵养型缓冲区两类。其中,泰兴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尾水净化生态湿地工程为省生态安全缓冲区示范项目,总投资1.1亿元,预计2022年底全部建成。尾水经生态湿地净化后,水质主要指标达到Ⅳ类水标准,可最大限度减轻地表水的污染负荷,释放生态环境容量。
除了生态净化与生态涵养型缓冲区,我市正逐步向其他类型的缓冲区拓展,在聚集的生产型村落、城郊接合部、农村连片整治地等外围边缘地带,划出一定的生态保护范围,整合湿地、水网、林草等自然要素,以郊野公园建设为主体,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类生产空间与自然空间的有机结合。
到2023年底,我市将累计建设13个生态安全缓冲区。通过打造具有泰州特色的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新模式,为全省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提供经验参考。
为加强生态管控区环境执法监管,我市开发了生态红线区域管理App,将生态空间保护从“纸上”落到实处,实现了现场监管与平台监管的有效结合。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创新启用“天地双眼”模式开展监管,“天眼”即多光谱卫星遥感分析,对全市所有生态管控区进行“空中体检”,分析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对违规占用行为进行准确“侦察”;“地眼”即“铁脚板”式的日常监管,通过强化项目准入核查、日常走访巡查、生态调查等形式,把监管工作做细做实。
未来,我市将以5G、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为支撑,从传统经验向现代高科技、从单一监管向立体管控转变,不断提高生态红线监管水平,为生态空间管控区保护贡献更多“泰州经验”。